最近,三亚市下发通知要求红沙地区的渔排在9月25日前自行拆除。在向红沙渔排养殖户下发拆除通知的同时,三亚市政府还下发三府〔2008〕152号文件,要求三亚六道、安游地区的水产养殖户和捕捞者在10月15日前,自行拆除占用海域的渔排网箱等设备。逾期不拆除、不撤离的,将依法强行清理。
为了保护环境,渔排将从美丽的三亚近海消失,三亚最著名的海上海鲜餐饮特色旅游将面临严重冲击,来三亚的游客也难以再体验到这一具有南国特色的餐饮文化。那么,三亚海上海鲜餐饮特色旅游将怎样走下去?游客该到什么地方去享受海上就餐的美妙滋味?渔排又该何去何从?
![]()
![]() 渔排餐饮给游客带来的是一种渔家特色文化(资料图片)。
渔排为何不能在三亚继续生存?
污染大海就是“谋杀”三亚旅游业
为何拆除三亚近海的所有渔排?对此,三亚市海洋与渔业部门的解释是,渔排养殖等容易造成海水富营养化,加剧海藻生长,是赤潮等环境灾害的源头之一。
渔排上食物的制作工艺向来简单粗放,处理海鲜过后的内脏等直接扔进海中,清洗海鲜的污水也直接排入大海。为了减少运输成本,某些渔排上类似扇贝、鱼骨的残留物等垃圾直接倾倒入海。厕所也是直通大海的。
根据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的监测,在红沙等地区,由于渔排的密度大,污染大,这些湾区水质甚至已经降为四类水质,这已经和小型化工厂直接排放废弃物造成的污染程度差不多了。
最近几年,每到4月份,在亚龙湾的海滩上都可以看到青藻的滋生,这个现象在逐年加剧,通过监测发现,这与海水富营养化有关。现在,这些青藻还是小面积出现,对海滩旅游构不成威胁,如果青藻大面积爆发,红沙附近的大小东海、亚龙湾海滨浴场将直接面临青藻袭击,届时三亚市的旅游业将会受到很重的冲击。所以,治理渔排这个“污染大户”就成为当务之急。
那么,这些因历史原因缺少规划的渔排在拆除后,能否重新合理地规划?对此,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的专家认为,渔排属于近海养殖,饲料、排泄物等很容易堆积,在短时间内会造成小范围海域的富营养化,破坏海水含氧量,影响海水质量,造成大量生物死亡。三亚最吸引人的资源之一就是纯净的海水,污染大海,就是对三亚旅游业的“谋杀”。
专家还认为,即使对渔排进行科学规划,将生活垃圾定点收集、集中上岸处置,加强环保保护措施建设,限制数量,严格废弃物排放,也存在近海饲养污染的情况。措施再严密的渔排,也有潜在的污染,与其留着隐患,不如清除干净。 三亚自由行 |